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減肥訓練營賬目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減肥訓練營賬目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匯源果汁負債高達115億,市值卻只有47億元,它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匯源果汁很可能會被退市
匯源果汁曾號稱“中國最大的果汁企業(yè)”,更曾吸引可口可樂擬以總價約179.2億港元收購但失敗告終,不過這些年由于各種原因匯源果汁衰落明顯,現在匯源果汁還陷入了融資票據的違約***,光是截止2017年底公司負債總額已高達114.02億。匯源果汁還有身為上市公司卻私下向匯源集團旗下、實際控制人朱新禮旗下的北京匯源借出了42.75億***,沒有公告披露也未經董事會批準,多重違規(guī),可以說匯源果汁已經陷入了被強制退市的邊緣。
港交所已對其停牌,并羅列復牌的條件,如果匯源果汁未能在2020年1月底完成這些復牌條件將被啟動強制退市,具體包括:對相關***進行法證調查、公布調查結果,并***取合適的補救行動等;公布所有欠缺的財務業(yè)績,并說明任何審計修訂。
匯源果汁的衰落因素
首先還是經營策略問題,未能及時與時俱進。當初憑借果汁飲料在瓶裝飲料領域以健康的姿態(tài)大獲全勝,但是這些年伴隨人們對健康概念的提升和街頭各種鋪頭乃至商場榨汁機鮮榨果汁的出現,自然降低了對匯源果汁這類生產較久的瓶裝飲料的需求。
其次,就是運營資金被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大幅掏去的問題,影響公司的發(fā)展,比如被爆出的借出了42.75億***,沒有公告披露也未經董事會批準,相當于資金被占用。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匯源果汁作為曾經的中國果汁飲料第一品牌。其市場知名度與占有率都是名列前茅得。董事長朱新禮1992年把匯源果汁由名不見傳的山東沂蒙山去的小廠,引進德國生產設備,1994年步入中國北京,1999年名列中國飲料前十名。
應該講匯源果汁前期無論是生產與市場定位還有設廠,市場廣告策劃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才有了2008年美國可口可樂要收購匯源果汁179億港元的歷史。正是匯源果汁在中國人的飲料中的市場占有率以及營業(yè)額質量口感等是深入人心的。因此,朱新禮獲得了極大成績,個人英雄主義以及培養(yǎng)家族成員在企業(yè)中決策過度問題。失去有效的監(jiān)督,特別是在2008年兼并沒有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缺少企業(yè)應變能力與對策。
首先,是人才的遺失,2007年時匯源果汁人員近4000人,到2008年時只有1160人。果汁飲料是與碳酸飲料不同的飲料體系。有著環(huán)保健康的優(yōu)勢,但是那時由于只有想象兼并會獲得國家有關部門的審批。
第二,市場公關不足。不但沒有達到兼并的目的,還激起大眾的民族情緒。這種情緒由間接的影響了***得態(tài)度。至少當時公共關系運用的非常不好。當時***簡政放權,企業(yè)自主決策等。讓市場說了算,沒有取得政策的支持好。
第三,沒有抓住從香港回歸a股,或者申請國內a股上市。香港上市有一個時期交易很不活躍。市場融資成本高,這些必然增加企業(yè)生產無經營成本。
第四,生產設備投向問題,原來想象與可口可樂能夠兼并成功,在生產設備上有了新的投資與生產要素的改變。增大固定資產的投資浪費。
第五,家庭成員分工問題不是很清晰。特別是竟然發(fā)生匯源果汁與北京匯源飲料公司42.8多億元的貨款與信貸關系的問題。這就是現代企業(yè)與家族企業(yè)之間的區(qū)別。就是說上市企業(yè)經營重大事項必須要公告與對股東大會與董事會負責。特別是資金的動用與投資要公開公告。這些低端的錯誤都存在,說明管理存在嚴重的問題。決策的科學化是沒有保證的。
總之,匯源果汁的教訓是深刻的,既有國家層面的反思,也有企業(yè)戰(zhàn)略的反思,更有技術與公關能力的錯位與不足。家庭成員之間職位不明晰問題。也是匯源果汁左右搖擺造成今天的負載高筑的局面。所以破局必須有痛下決心,洗心革面,才有有新的企業(yè)生存。匯源果汁產品與大眾健康飲食是符合的,特別是果品新鮮是飲料發(fā)展的方向。我們祝福匯源果汁有新的發(fā)張展機會。
如果認為有道理請點贊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減肥訓練營賬目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減肥訓練營賬目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